中篇:当实景逢到虚拟逢,难题如何攻克
2023-01-30
影片《阿凡达:水之道》的成功全要仰赖于团队内关键部门的专家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顶尖从业者们的紧密配合。 “我觉得自己是在蜉蝣撼大树,于是召集了各路神仙来为我助阵。”
-- 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本次《阿凡达2:水之道》的拍摄解析,本文原文很长,太原SEO,共分为三篇:
上篇:全方位解析 《阿凡达:水之道》—技术准备篇
中篇:全方位解析 《阿凡达:水之道》—当实景遇到虚拟遇,难题如何攻克
下篇:全方位解析 《阿凡达:水之道》—实拍多维度提升及高光效处理
当实景遇上虚拟
Simulcam还帮助卡朋特让布光和CG画面里的光线保持一致。“如果Weta要让一个CG角色站在我们的真人角色旁边,那显然他们身上的光线得是一样的。”卡梅隆说,“这是要迈出的第一步,得迈得稳、迈得正,所以预先规划和把布光工作提前到虚拟制作阶段里是非常重要的。”
在洛杉矶观察导演的动捕工作时,卡朋特和灯光师莱恩·莱 文(Len Levine)注意到卡梅隆可以迅速对虚拟布景进行极大的改动。“比如吉姆想移动某个瀑布或是太阳,工作人员就可以用一排电脑帮他实现。所以我们希望真人实景的拍摄环境也可以做到这样,让导演顺畅地工作,灵活处理许多不同的布光场景。” 卡朋特说。
LED屏幕上播放的火焰画面为战斗场面提供了背景
眼见家园被包围,正燃起熊熊烈火,杰克(山姆·沃辛顿饰) 和妮特丽(佐伊·索尔达娜饰)奋起反抗
大量运用实景光源以及将布光融入可快速拼装的布景模块对实现这一点极为关键,例如在RDA的布景中,他们就使用了不少的RGBTD LED实用灯带、Astera Helios和Titan灯管以及自动化的Vari-Lite VL2600移动灯具。
Simulcam在虚拟制作和实际拍摄阶段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真人实景团队时的职责更加集中在它的整体操作上,而在虚拟制作中,该系统作为“中枢系统”则更侧重于为表演捕捉和 虚拟摄影机服务;不过两种情况下,该操作系统和摄制组人员在作用上都存在着交叉。”
钱伯尼说,“我们的软件几乎都是自建的。Atlas和Gazebo分别是Weta的场景布置/评估引擎和渲染引擎,它们作为插件连到Autodesk Maya和MotionBuilder的主应用程序中。Manuka是负责提供光线和水面交互数据的。”
卡梅隆(上图掌机者)与团队正在拍摄一个海洋场景,后上方屏幕中放映的视效背景素材将在摄影机内制造出水面倒影
作为预布光工具,Gazebo不仅能够辅助场景的打光、产出接近最终渲染画质的预览效果;还能像在实际布景中一样遮挡光源,帮助Weta在有预设的情况下进行布光。尤其是对动画师来说,能够看到自己处理之后的画面加上布光的样子是非常重要的,Gazebo就在此填补了这个空白。
据钱伯尼称,Manuka渲染工具是Weta开发出来配合 Gazebo同步工作的。“它可以在较少的时间内处理大批量的数据。Gazebo完成的布光可以传输到Manuka里,显示效果非常接 近。因为这两个软件拥有同样的反射模型且都以现实世界的布光为基础。”
“为Manuka传送数据的软件由(Lightstorm Entertainment的) Giant实时表演捕捉系统和我们的硬件流系统组成,它可以跟摇臂、虚拟摄影机、3D设备、惯性测量装置等多种设备进行交 互。” 准备阶段中,为了了解并处理每个布景的范围和氛围,莱文综合了美术部门模型、建筑部门的影棚模型、视觉预览素材、卡梅隆的技术预演笔记和卡朋特的场景笔记,在Vectorworks中为后续将在石头街制片厂、特纳仓库以及库姆制片厂搭建的五十多个实际布景建立了3D布光计划。
RDA美学
RDA布景中的真人实景戏份是第一个拍摄的。“我们从第一 部中继承了潘多拉自然世界和RDA充满人造智能的人类世界之间的美学冲突。”卡朋特解释到,“RDA建筑的室内光线有时很普通,偏向实用风格,有时却是刺眼且具有穿透力的强光。即便是从窗户中透进来的自然光,光线也是锐利的几何角度。”
邪恶的RDA实验室内景的布光方案
迈尔斯·夸奇上校【史蒂芬·朗(Stephen Lang)饰】在实验室中获得了二次生命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