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1到5.9,《黑客帝国》神话破灭
2022-03-05
时隔18年,《黑客帝国》第四部续作终于来了。
可惜,这一部终究没能再现当年三部曲的辉煌。
豆瓣开分5.9。
与前三部相比,堪称断崖式下跌。
海外口碑同样惨不忍睹。
IMDB评分5.9,烂番茄新鲜度67%。
评论区里,各方面吐槽的都有。
有的说,叙事重复,月光宝盒传媒,一片混乱,宛如垃圾堆。
有的说,废话一箩筐,从头到尾都在胡说八道。
还有的指责,整部电影就是卖情怀。
万众期待的影史神作,怎么就翻车得如此惨烈。
今天,鱼叔就跟大家好好聊聊它——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22年前,《黑客帝国》横空出现。
从概念到故事,再到动作场面,都极具前卫。
一出世就震撼了无数观众,狂揽全球票房17亿美元。
不仅成为史上最卖座的R级片,而且稳稳占据着影迷心中的神作地位,多年来都无法动摇。
首先是极其超前的设定。
比如「人机大战」。
《黑客帝国》的整个故事背景,都建立在人类与AI机器人的矛盾冲突上。
但影片并没有采用彻底的二元对立。
而是试图探索出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
这种概念即使放到今天,依然吊打无数类似主题的科幻作品。
又比如「缸中之脑」。
《黑客帝国》借由脑机互联,将实在的人类意识与虚拟的互联网络完美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一种游走于现实与虚拟两端的科幻概念。
别看今天的「元宇宙」概念炒得火热,跟《黑客帝国》中的母体比起来,落伍了不是一点两点。
抛开这些超前的科幻设定,《黑客帝国》在动作片类型上也做出了极大的突破。
特别是「子弹时间」。
无论是夸张的想象力,还是不走常规的拍摄手法,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这个动作场面还被赋予了一种独到的哲学韵味。
在时间相对性的概念下,重构一切可能性。
这个经典一幕,被后来许多电影频频模仿。
但绝大部分都只是形式上的复刻。
并未像《黑客帝国》里那样达到形神合一。
此外,像「黑色墨镜+黑色风衣」等诸多设计风格。
也风靡一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而真正让《黑客帝国》成为影史留名的神作,在于其严肃而深刻的内核。
影片借用这种超前、酷炫的科幻外衣,包裹着的依旧是对人性的挖掘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精准预言。
最具代表的就是「红蓝药丸」。
红色药丸可以让人回到现实,面对黑暗、残酷的真实世界。
蓝色药丸可以让人忘掉一切,留在母体。
继续享受虚假的和平生活。
这一看似简单的抉择,却包含着对于人性的极致考验,也流露出了强烈的存在主义反思。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